贵港位于广西东南部,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郡,也是一个充满生机的新兴内河港口城市和新兴工业城市,下辖桂平市、平南县、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总面积1.06万平方公里。贵港自古以来遍种荷花,花香四溢,因此有“荷城”之称。贵港发展优势明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1996年,贵港升格为地级市,今年恰好是贵港市成立的25周年。2200多年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立岭南三郡,其中桂林郡的郡治就设在贵港。贵港是近代历史上著名的太平天国起义策源地,太平天国领导人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均为贵港籍人,所以贵港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布山文化遗迹、罗泊湾汉墓群、华南佛教圣地桂平西山、道家二十一洞天白石山等9个4A级旅游景区,以及中共广西“一大”旧址等一系列中国革命历史纪念馆。2020年,贵港荣获“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市”称号,成为桂东南历史文化名胜旅游中心。
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贵港处在粤港澳大湾区珠江中游,位于大湾区经济圈、东盟经济圈、西南经济圈的核心交汇点,是广西几大核心城市的几何中心,地理区位优越性位居广西前列,是珠江--西江经济带核心港口城市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城。贵港交通便利,拥有着广西最大的平原-浔郁平原,地势开阔平坦,广西几条交通大动脉均在贵港交汇,是广西唯一一个县县通高速、县县通高铁、县县通高等级航道的地级市,每天有150多档高铁动车经停贵港站,实现了高铁动车的“公交化”:40分钟可到南宁、2个半小时可达广州、3个小时到深圳。贵港港还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内河港口,港运业发达,一年四季可通行3000吨级船舶。2020、2021年,贵港港货物吞吐量连续两年突破1亿吨,成为珠江流域首个货运量超亿吨的内河港口,占据西江黄金水道的“半壁江山”。贵港海关是国家水路一类口岸,可以直接办理前往香港、广州、深圳的海关出口业务,普通货物实现“秒通关”。目前,贵港正在加快推进桂平军民合用机场和贵港城区通用机场项目建设。
三、资源丰富,劳力充足。贵港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号称广西的“鱼米之乡”;矿产资源丰富,三水铝铝矿、锰矿、稀土、铅锌矿、金矿等保有量均位于广西前列。贵港77.05%的土壤为富硒土壤,是目前我国富硒土壤含量较高、最连片、最具有开发富硒农产品的优质地区之一,被授予“中国富硒生态港”、“全国富硒农业示范基地”称号,目前已建立28个富硒土壤资源保护区和134个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有63家企业的82个产品通过富硒农产品认证,排广西第一。贵港劳动力资源充足,人口总量位居广西第三,总人口560多万,其中有120多万常年在珠三角各类企业务工,每年可培训熟练工人4万多人;同时有100万在校学生。劳动力成本低,在贵港企业务工人员的月平均工资为3500元左右。
四、产业集聚,优势突出。贵港市立足丰富的资源禀赋,正努力打造汽车与电动车、高端家具家居、轻工纺织服装、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产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五个千亿”产业集群以及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全力打造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城。
一是新能源(智能)汽车和电动车集群效应初显。贵港市正全力推进“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和“广西第二汽车生产基地”建设。目前已引进新能源电动车行业排名全国前10的爱玛、台铃、绿源、欧派、立马在内的100多家新能源电动车企业,形成了年产400万辆两轮电动车、50万辆三轮电动车、500万台(套)新能源电动车零部件的产能,本地配套率达80%,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产业链。基地内建有 “广西新能源电动车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是全国19个“电动自行车3C强制性产品认证指定实验室”之一,检测水平达到广西领先、全国先进。汽车方面,已建成2家整车生产企业、2家专用车生产企业,并引进落户了轻量化铝车厢、汽车研创园等一批汽车产业配套项目。
二是“中国南方板材之都”成为靓丽名片。贵港市现有木材加工企业3500余家,从业人员约20万,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约520家,人造板产量占广西45%以上,2021年全产业链产值达800亿元。下辖覃塘区绿色家居产业园和红星美凯龙家居产业园产品门类涵盖胶合板、密度板、贴面板等9大系列130多个品种,形成了板材产品体系完备、上下游配套完善、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木材加工产业已成为贵港市工业经济发展中的闪光产业和支柱产业,“中国南方板材之都”已成为一张靓丽名片。
三是中国(贵港)纺织服装时尚新区加速构建成型。贵港下辖桂平市木乐镇,现有服装企业330多家,带动就业近5万人,年生产服装超过2亿套,先后被评为“中国休闲运动服装之乡”、“中国休闲运动服装名镇”、“运动服装特色小镇”。下辖平南县正加快推进“大湾区生态科技纺织园”和“纺织产业园”等项目,签约引进中纺集团、世纺集团等企业144家,并已开工建设50多家,今年年底将竣工22家。全市已形成了以印染为核心,服装产品为重点,纺纱、设计、绣花、品牌创意、展览展销等配套比较完善的产业链体系,贵港打造中国(贵港)纺织服装时尚新区初具雏形。
四是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产业集群迸发新兴动能。贵港市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迅猛,龙头带动作用明显。市内企业“贵港钢铁”不断壮大体量、提升技术,2020年突破百亿元、实现“十三五”期间产值翻番;市内企业“华润平南水泥”产值突破40亿元,“台泥水泥(贵港)”产值突破30亿元,“华润水泥(贵港)”突破15亿元,全市水泥产量2576万吨,占广西25%以上,排名首位。产业链条延伸深入推进,水泥行业向构件制品和装配式建筑提升,已引进华润装配式建筑、电力水泥杆塔等项目;石灰行业向碳酸钙转型,已集聚恒祥、华洋、华燕三家纳米碳酸钙生产企业;钢铁工业向特种钢铁提质,贵钢特钢技改项目顺利投产运营,正在推进冷轧钢项目。建材工业已经成为贵港市重要的支柱产业,2021年实现产值约320亿元、税收超20亿元。
五是电子信息产业正当其时。贵港市正全力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外资企业“芬兰赛尔康公司”、粤港澳大湾区优秀电子信息产品企业“嘉龙海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科创企业“钛米机器人广西暨东盟总部基地项目”,高新技术企业“邓工测量科技有限公司精密加工设备”等项目已落户投资贵港。2021年9月份与深圳航天华拓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航天旗下子公司)的“贵港市港北区航天智能智造产业园项目”,签约厂房面积达31万平方米厂房,计划投资50亿元,满产达产后产值超100亿元;该项目的落地迈出了贵港市电子信息行业向高端航天制造材料转型升级的有力步伐。预计2021年贵港市电子信息产业链产值将突破100亿元。
在培育壮大“五个千亿”产业的基础上,贵港市积极开展“行企助力转型升级”行动,针对数字经济产业、大健康和文旅产业、现代农业产业、高端家具家居材料产业、轻工纺织产业、生物医药及食品加工产业、高端机械装备制造产业、汽车(电动车)产业、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产业、现代商贸物流产业等10个产业,围绕建链、强链、补链、延链目标,精准对接一批重点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全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城。
五、开放包容,活力迸发。贵港市对落户企业提供“妈妈式”服务,确保企业办事不求人、少花钱、省时间。贵港创新开展了“马上办”改革,大力推进容缺受理、承诺审批的“放管服”改革,99.99%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可办、掌上可办、自助可办。如: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企业间不动产转移登记1小时办结等。同时贵港在广西首创招商引资项目监管机制,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履约工作专班,投资贵港将获得重大项目“一事一议”权利。一系列举措切实保障了来贵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
六、厚积薄发,潜力无穷。贵港是后发展地区,经过近年来的奋力拼搏,地区生产总值连续三年逆势高速增长,由25年前建市时全广西各地市GDP产值排名第十四上升到去年排名第六,超过了一些老牌地级市,被国务院评为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实施技术改造成效明显市。贵港市大力弘扬“开放、包容、创新”精神,坚持“亲商、爱商、护商”理念,全力优化营商环境,贵港营商环境自2018年起在广西贸促会委托第三方评估营商环境活动中,贵港市连续4年综合得分排名全广西第一,先后荣获“2019中国(区域)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城市”、“2019中国企业营商环境(案例)十佳城市”、“2019中国投资环境质量十佳城市”、“2020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和“2020年营商环境全国排名第12名” 等荣誉,区域影响力持续提升。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